当前位置: > 成语故事 >
  • 不胫而走

    三国时,吴国的孙策对有才之士十分妒忌,常常借故将一些有才能者杀掉。 有一个名叫盛孝章的有才者住在东吴,是孔融的好友。他为人耿直、孤傲,一向为孙策嫉恨。孔融时时为他担心,生怕他被孙策杀掉。一天,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,介绍了盛孝章的情况,劝曹操...[阅读全文]

  • 揠苗助长

    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,日夜盼望稻田里的稻子快些长大。可是,稻子是要慢慢长的,不能照他想的那样长的那么快。 有一天,他想出了一个妙计:下得田去,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拔高了一些。 好累啊!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天!不过,田里的稻子倒是都长高好些了。 他的儿...[阅读全文]

  • 出神入化

    【拼音】chū shn r hu 【典故】我不曾出声,他连忙答应。金圣叹:真正出神入化之笔。 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二折 【释义】神、化:指神妙的境域。极其高超的境界。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。 【用法】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文艺或技艺高超 【结...[阅读全文]

  • 三顾茅庐

    故事梗概: 汉末,黄巾事起,天下大乱,曹操坐据朝廷,孙权拥兵东吴,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(三国时颍川长社人,为著名谋土)和司马徽(三国时颍川阳翟人,也是著名谋士)说诸葛亮很有学识,又有才能,就和关羽、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(现今湖北襄阳县)卧龙...[阅读全文]

  • 力不从心

    东汉时,班超受明帝派遣,率领几十个人现使西域,屡建奇功。然而,班超在古西域经过了27个年头,年事已高,身体衰弱,思家心切,于是就写了封信,叫他的儿子捎至汉朝,请求和帝刘肇把他调回。此信未见反应。他的妹妹班昭又上书皇帝,申明哥哥的意思。 信中有...[阅读全文]

  • 千钧一发

    韩愈,字退之,唐朝邓州南阳人,是当时的大文豪,主张文以载道之说,以复古为革命,用散文代替骈文,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,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,他很反对佛教,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,他上表谏阻,得罪了皇帝,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,他在...[阅读全文]

  • 失斧疑邻

    有人丢失了一把斧子,怎么找也没有找到。后来他认为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,他注意到邻居的孩子的言行,神情怎么看都象是一个小偷。于是他断定是那个孩子偷去了,心里还对说,我早就看出那个家伙不是个好东西。 第二天,他上山砍柴时在一棵树边上发现了丢失的斧...[阅读全文]

  • 铁杵成针

    故事讲的是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,贪玩、不好学。一天,他趁人没注意,丢下书本,溜出去玩。他四处闲逛,走啊走啊,不知不觉,来到一条小溪边,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溪边吃力的磨着铁杵。 李白觉的很奇怪,上前问到:老婆婆您在干什么?老婆婆说:我要把铁...[阅读全文]